电影《私人定制》,评价如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刚刚看完《私人定制》归来,看之前看了微博及网络上的不少影评,一边倒的说此片不佳,离冯小刚之前的作品品质下降,还影响到了华谊兄弟的股票。怀着这样的忐忑,我走进影院观看了该片。刚一开始,我就仿佛回到了《甲方乙方》的情景里,有人说这是“土豪版”的《甲方乙方》。随着剧情的深入,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甲方乙方》只是个借以讲故事的外壳,面子差不多,里子大不同。众所周知冯小刚的火爆脾气出了名,这次把不满和牢骚发到了电影里。故事分为三段,范伟代表了贪与不贪;李诚儒代表了俗与不俗;宋丹丹代表了穷与不穷。这三个方面符合了现代人的几种追求:权力,金钱,品味。结尾处对于地球环保的呼吁,极具正面积极意义。就这一点来看,冯导仍是勇敢的,敢于触碰敏感题材,比如《1942》。真正有思考的导演,中国不多了,冯小刚算一个。冯导商业贺岁片起家,早已是中国电影高票房的象征。在这种框架的绑架内,能拍出些有点儿意义的东西,不容易。中国人的奴性尚存,以前是直接奴役,现在是间接奴役,被奴役久了,也就麻木了。即便有人跳出来稍微反抗,也会被被奴役者群起攻之,这种悲哀是统治者的胜利。表面娱乐化也是最舒服的方式。这部电影的意义是深远的,冯氏幽默只是个表现手法,里子内不光是讽刺,更多的反省。王朔与冯小刚确是对儿天衣无缝的搭档,把国人的又劣根性狠狠的涮了一回,只不过这次的时机不大对,这批观众已然不是当年《甲方乙方》那波人了。单从搞笑来看,它不如《泰囧》来的酣畅,但从启示来看,确比《1942》来的彻底。内里有个桥段是冯导的自嘲,他的情怀被他的表现手法所掩盖、淹没,被定义为商业贺岁大导,这个包袱一旦背上,你就脱不下来了。你就注定作品必须搞笑,必须简单,一旦有了情怀和深刻,背离了广大观众心目中的定位,你就失败了,因为他们看不懂你了。这是娱乐致死的时代,这是电视机、网络垃圾文化输出毒害的时代,这是坏死了的时代。走进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主流,大多是90后的年轻人,80后的也不太多了。这群人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代,没有吃过什么苦,也就不会有什么反思。相较之下,简单的纯搞笑、纯偶像的电影更适合他们。这也成为了中国电影一个危险的信号,为了迎合市场,优秀的电影将会更少了。冯小刚是值得尊敬的,等他真正退出电影界的时候,才会引发很多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