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为何火烧圆明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不是八国联军,是英法联手的。不过,火烧圆明园倘若从“爱国”角度,是重复得老掉牙的课题,让人打呵欠,谈及一定扯上“西方列强”“国耻”这类情绪性名词,会让人热血沸腾,恨得咬牙切齿,血压升高。如果有足够的胸襟,不妨看看另一个西方版本,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如果阁下是爱国愤青,五毛党羽,请速速离开,勿再看下去,转到中国历史网频道。首先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教科书里面极不完整,中国将这场灾难归咎于英法派兵,劫掠财宝欺压人民,但根据牛津大学和大不列颠博物馆的资料,结合亲身经历火烧圆明园的将领日记,故事却是另一回事。 1860年英法两国的军队抵达天津,当时英法两国选了哈利珀嘉(Harry Parkes)率领39人的代表团走入通州与清国和平谈判,过程里面没带一兵一卒,代表团只有:英法两国外交家,印度随从和一名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但由于咸丰皇帝离开北京,朝廷里面的一帮昏为了向皇帝表示自己很爱国,竟然派兵把39个英法使节全部抓起来,之后施以酷刑。根据当年有份参与使节团的法国人写的回忆录,引述当时的情况——清兵将他们困在一个木牢里,用浸泡过水的麻绳绑住他们的身体,裸露并放在酷热高温之下暴晒,连续几日几夜,没有水喝,随着麻绳蒸晒,绳子会越索越紧。最后,这帮英法使节不少都横死高温之下,诱发尸虫腐食。身在热河的咸丰皇帝听到消息后六神无主,唯有下令让大臣将这帮西人从通州押送到圆明园,远途奔波,使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结果又死了一半,剩下的都被关在圆明园的天牢里,后来更导致《泰晤士报》的记者在狱中死亡。在恶劣的环境下大部分西方使节非正常死亡,最后只有19个人死里逃生。这一场人间惨剧,无一个清官问责。死了二十多人,消息传到英法两国,大为震惊。英法两国的国民认为是中国人违反国际条例和普世价值观在先,于是在全民通过的议会支持下,英法两国决定报复,以火烧一座宫殿为代交,就选择了罪恶落脚点——圆明园。其实在火烧前夕,英国驻清的特派官员早就在北京城里贴出公示,讲清楚行动的目的,火烧时间和地点,呼吁中国百姓不要去,结果中国人偏偏就要去。为何?因为火烧圆明园,英法两兵固然有顺手牵羊,可中国人自己也在哄抢,一众太监、奴才和奸妃也忙于搜刮各种财宝中饱私囊,接下来的几年,更时不时有盗墓者进去偷盗,所以才演变为至今的破败景象。勿激动,换位试想一下,倘若我国的一帮手无寸铁的大使去韩国和平谈判,却遭到韩国大动刀戈,并将我们的使节虐杀,换作是你,你会怎样做?教训就是——有仇不报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