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家,为何大多最终都没有一个好结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确实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变法中,其具体实施者,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商鞅、吴起、王莽、王安石(罢官)、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戊戌六君子等,概不如此。
这些人没有好下场,道理其实很简单。可以看出,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王莽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以及戊戌变法等古代重要的变法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变法的时间往往发生在所在朝代的中后期。一个朝代从建国开始,然后慢慢发展,到了这个朝代的中后期,早就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集团,而且这个利益集团的势力必然十分强大。
之所以要变法,就是因为这些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影响了国家的强盛,要么则是影响了国君的权威,大概如此。
实施变法者针对这个原因,肯定要对症下药,采取的措施必然是围绕如何进行利益再分配,既然要进行利益再分配,自然是从既得集团的利益中分蛋糕出来,这就减少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自然对变法内容及变法者进行百般刁难和攻击,而国君(或继任者)一看形势不对,为了平息众怒,同时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好拿变法者找个替死鬼开刀了。
所以谭嗣同会说出:“古来变法者,哪有不流血牺牲的”这样的话。最后,用我钦佩的谭嗣同的绝命诗《狱中题壁》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
总结:到底还是变革者力量的弱小。可能有人觉得这句话是在扯淡,但实际上是有根据的,变革者虽然抱紧了当权者的大腿备受重视(有的本身就是最大当权者),但每一朝主张变革的人就那么几个,他们的力量与顽固势力比起来显得分外弱小。所以,就算变革者本人一时受宠,顽固派暂处下方,但是一但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变革者就会遭到疯狂的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