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隐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食品安全”,宣传口号是“从农场到餐桌,保证食品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200万人的死亡与食用不安全的食品有关。过去十年间,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严重暴发的文献记载,许多国家的疾病发生率还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疾控专家表示,近年来,农村社区人群是食物中毒的高危人群。在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毛飞看来,面源污染、假冒伪劣商品和三无食品是危害农村食品安全的三大源头:毛飞:第一,农地面源污染严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两者单位面积使用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地膜覆盖新技术的推广也使得地膜残留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另外,在一些地区,污染企业的引入对当地河流、湖泊、空气、土壤构成污染,致使这些地区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第二,“康帅傅”、“娃恰恰”等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第三,农村地区小作坊林立,“辣条”等三无食品泛滥。尤其是在学校附近,这种没有经过任何认证和检测的小食品正威胁孩子们的安全。我国农村地区之所以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重灾区,不仅是村民们安全意识淡薄还有监管的缺失。毛飞:第一,一些地区土地肥力的透支和昆虫抗药性的提高使农户越来越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第二,我国农村地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识别能力弱,这与农村地区居民文化素质较低、政府宣传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三,农村地区居民购买力较弱。第四,农民话语权较弱。媒体也缺乏对农村地区的关注。第五,GDP导向使得政府对一些项目缺乏必要的审查。第六,机构设置不合理、设备的陈旧、人员的匮乏、配套法规和措施的不完善使得政府很难对食品实施有效的监管。基于以上原因,如何才能提升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毛飞认为明确责任、提升监管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农村地区餐座上的安全。毛飞:首先,明确政府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监管责任。其次,探索新的政府考核机制。再次,努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并鼓励媒体更多关注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则,加大宣传,完善政策法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提升监管技术装备水平。最后,支持科技兴农,推广可降解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有机农药和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