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问问>百科知识>数字0523啥意思?

数字0523啥意思?

2024-07-15 14:32:41 编辑:zane 浏览量:547

数字0523啥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数字0523啥意思?

NO.1714 - 中途岛日军舰载机投稿、转载与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冷热防务现在招募(兼职)成熟作者、写手,要求熟知二战及之后的现当代军事知识,在公众号或其他媒体发表过文章者优先。具体事宜请联系小编微信potereio。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海上战役,一直是二战海战史研究的焦点,然而关于这场战役仍有很多细节问题至今模糊不清,众说纷纭,比如中途岛海战中南云机动部队的4艘主力航母到底搭载了多少架舰载机?作为一场战役最基本的兵力数字,按说应该是有准确记录的,可是目前无论日文资料、英文资料还是中文资料,都存在不同的说法,差异还非常明显。由塞缪尔·莫里森著的《二战美国海军作战史》中的数字是272架,由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著的《中途岛海战》中的数字是261架,而近年来被认为关于中途岛海战最权威的著作《断剑》中则是248架。到底哪个更准确?这些舰载机的具体构成又是怎样呢?笔者在翻阅资料之余,尝试从航母飞机编制、临时搭载和出击情况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以为抛砖引玉。日军航母飞机编制与很多军迷朋友想象的不一样,一艘航母在平时和战时要搭载多少架舰载机其实并不取决于机库的最大容量,而是按照预先拟定的部队编制表来配置的,日本海军也不例外。关于1942年6月时日本海军第1航空舰队4艘航母的飞机编制数量和构成大致有两种观点:赤城:零式舰战21架、九九舰爆21架、九七舰攻21架,合计63架;加贺:零式舰战21架、九九舰爆21架、九七舰攻30架,合计72架;飞龙:零式舰战21架、九九舰爆21架、九七舰攻21架,合计63架;苍龙:零式舰战21架、九九舰爆21架、九七舰攻21架,合计63架。这种编制数字多出现在日文资料中。赤城:零式舰战18架、九九舰爆18架、九七舰攻18架,合计54架;加贺:零式舰战18架、九九舰爆18架、九七舰攻27架,合计63架;飞龙:零式舰战18架、九九舰爆18架、九七舰攻18架,合计54架;苍龙:零式舰战18架、九九舰爆18架、九七舰攻18架,合计54架。这种编制数字多出现在英文资料中。通过资料比对和查证,笔者认为其实上述两种编制数量都是正确的。不难发现,两组数字之间最主要的差异就是,各舰每种飞机的搭载数量都相差3架,各舰飞机总搭载数量都相差9架,这是一种巧合吗?笔者认为可以从日本海军的舰载机编制制度上进行分析。■早期三层飞行甲板状态的“赤城”号航母,甲板上排满舰载机,当时该舰的搭载机定数为60架。日本海军在航母建成服役时,都会设定一个搭载机定数,作为配备舰载机的编制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定数会根据舰载机型号的更新、军舰的改装情况和实战损耗进行更改。举个例子,“赤城”号在最初以三段式飞行甲板状态服役时,其搭载机定数为60架;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大改装变为单层直通式飞行甲板后,机库空间大为扩大,定数一举提升至91架!到太平洋战争前夕,由于新型舰载机的尺寸较旧机型更大,“赤城”号的搭载机定数相应下降为72架;在中途岛海战前夕,“赤城”号的搭载机定数又调整为63架。■完成改装后的“赤城”号航母,变为单层直通式甲板后,载机量大增,定数提高至91架。除了搭载机定数外,日军航母的舰载机还分为常用机和备用机两部分。所谓常用机就是平时用于训练,战时随时投入使用的飞机,备用机就是常用机的后备,用于补充常用机的损耗,通常以半分解状态存放在机库内,在需要使用时由地勤人员临时组装。日本海军规定,每种机型的备用机数量为常用机数量的三分之一,但实际上受到航母机库空间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备用机都搭载到航母上,相当一部分备用机被保管在岸上基地内,实际上舰的备用机不足常用机的三分之一。仍以开战前夕的“赤城”号为例,该舰的72架舰载机的构成是:零战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九九舰爆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九七舰攻30架(常用27架,备用3架)。另外还有一点,日本海军在战前以三机编队为最小编制单位,因此常用机数量、备用机数量和舰载机总数基本是3的倍数。■维基百科日文版关于中途岛海战的词条中提供的机动部队编制。战后,许多日文资料在计算日军航母的搭载机数量时,都习惯直接使用其编制定数,常常包含全部常用机和舰上存放的备用机数量。比如木俣滋郎著的《日本空母战史》一书中关于中途岛海战时4艘主力航母的舰载机数量就是第一种观点的数字,与日本学研社出版的《日本航空母舰指南》一书中提供的1942年6月各航母的搭载机定数一致。渊田美津雄在《中途岛海战》中提供的一航战(赤城、加贺)和二航战(飞龙、苍龙)的各战队各型舰载机之和也符合编制定数。因此,笔者可以确定,从编制看在中途岛海战时,除了“加贺”外,其余三艘航母每种机型的搭载数量都是21架,“加贺”号的舰战和舰爆也是21架,但舰攻数量是30架。■渊田美津雄在《中途岛海战》一书中提供的机动部队编制。英文资料常用的第二组数字与日文资料常用的第一组数字的差异就源于对备用机的理解上。备用机以分解状态存放,组装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有资料显示,组装1架备用机需要12名地勤人员工作7个小时,因此不能马上用于战斗,所以西方作者通常在计算日军航母的战斗力量时不将备用机计算在内,只算常用机,所以就出现了两种舰载机数量的差异。其实,只要将日方的数字每种飞机减去3架备用机,就是西方资料的数字了。考虑到中途岛海战的重要性,南云舰队的航母应该都以满编出战,因此其实际搭载飞机数量应等于或大于编制定数。临时搭载的飞机通过对日军航母搭载机定数、常用机和备用机的分析,大致可以解释东西方资料关于日军舰载机编制数量的差异,但还不能完全解决实际搭载数量的问题,因为在中途岛海战中,所有日军航母上都有额外搭载的飞机,基于目前掌握的资料存在三种情况:1、预定进驻中途岛基地的第六航空队的21架零战分别搭载在4艘航母上,具体数量如下:赤城6架,加贺9架,飞龙3架,苍龙3架,合计21架;2、在“苍龙”号临时搭载了2架二式舰侦,即十二式舰爆的原型机,也就是日后的“彗星”;3、有资料显示,在中途岛海战时“加贺”号搭载了2架来自“苍龙”号的九九舰爆,可能是备用机。■“苍龙”号航母的模型封绘,展示了该舰在1942年中途岛海战时的状态,注意左上角特意绘制了一架二式舰侦。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第六航空队的21架零战的搭载情况基本没有疑义,而“苍龙”号搭载2架二式舰侦的情况也是确定的,所以最后的焦点就在于“加贺”号搭载的2架来自“苍龙”号的九九舰爆。不过,关于这一情况以往很多资料并未提及,而《断剑》中认为是“苍龙”号的备用机,同时该书记载“苍龙”号的九九舰爆数量为16架。16架+2架=18架,这恰好是“苍龙”号搭载舰爆的常用机数,再考虑到“苍龙”号临时搭载了2架二式舰侦,以及西方作者通常不计算备用机的习惯,笔者得出一个推论:“苍龙”号为了搭载2架二式舰侦而将2架九九舰爆转移到机库空间较大的“加贺”号上。换而言之,“加贺”号在自己编制内的18架常用舰爆之外,另有2架来自“苍龙”号的舰爆。也就是说“加贺”号实际搭载的九九舰爆的数量是20架,加上备用机则是23架。■“加贺”号航母的彩绘,由于该舰机库空间较大,载机量多于其他三艘航母。笔者的这一推论可以从莫里森博士的《二战美国海军作战史(第四卷)》中得到某种印证。在此书中,作者提供的“加贺”号的载机数量为舰战30架、舰爆23架、舰攻30架!这个数字无论与《日本空母战史》的日方数字,还是与《断剑》等其他西方资料的数字都有较大差异,这是怎么回事呢?而本书提供的其他三艘日军航母的载机数量却与日方资料一致。莫里森在写作本书时曾从日本方面获得了相关资料,有可能他对于日本海军关于常用机和备用机的区分存在误解,因此直接使用了日方数字,但是在“加贺”号的载机数量上,作者又结合其他资料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很可能着眼于“加贺”号临时搭载的第六航空队的9架零战和“苍龙”号的2架九九舰爆。如果是这样,莫里森博士给出的“加贺”号载机构成是这样的:30架零战(常用18架,备用3架,9架六空)、23架九九舰爆(常用18架,备用3架,2架“苍龙”)、30架九七舰攻(常用27架,备用3架)。所以,莫里森博士的这个数字从侧面证明了“加贺”号额外搭载2架“苍龙”舰爆的事实。■莫里森著的《二战美国海军作战史》中提供的机动部队编制,其中“加贺”号的载机数尤为特殊。不过,“苍龙”号转移到“加贺”号的2架九九舰爆是常用机,还是备用机,仍然存有疑义。如果这次转移的起因是为临时上舰的二式舰侦腾出存放空间,而备用机以分解状态存放,并不占用太多的机库空间,应该是将常用机整机转移。但是,在实战中“加贺”号在第一攻击波时出动的九九舰爆是符合编制数量的18架,而非20架。如果那2架转移的九九舰爆是常用机,似乎没有理由不将其编入攻击队,从这一点看又可能是备用机。如果是备用机,则“苍龙”号上仍保留18架常用舰爆。因为“苍龙”号的第二攻击波未能起飞,不能确定其待命的九九舰爆是否为16架或18架,故而留下了一个谜题。实战出动情况除了航母搭载机的固定编制和临时搭载飞机的情况外,还可以从中途岛海战中日军航母舰载机的实际出动情况进行分析推断。在中途岛海战中,南云舰队唯一一次全队出击就是6月4日拂晓对中途岛发起的第一攻击波,当时4艘航母总共起飞了108架飞机,其构成非常规整,几乎可以视为日军舰载机出击编制的标准范例:零式舰战36架,每艘航母各9架;九九舰爆36架,“赤城”、“加贺”各18架;九七舰攻36架,“飞龙”、“苍龙”各18架。在第一攻击波出击后,4艘航母共起飞11架零战(赤城2架,其余三舰各3架)进行防空巡逻。此外,“赤城”、“加贺”还各自起飞了1架九七舰攻前往中途岛西南海域侦察。■表现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向中途岛开进的画作,近处的两艘航母是“赤城”和“加贺”,背景中可见“飞龙”和“苍龙”。在出动第一攻击波后,为了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美军航空母舰,南云又命令各舰编组第二攻击波,包括“赤城”、“加贺”的所有舰攻和“飞龙”、“苍龙”的所有舰爆。有资料显示,第二攻击波共有103架:零战24架,每艘航母6架,九九舰爆36架,“飞龙”、“苍龙”各18架;九七舰攻43架,“赤城”17架、“加贺”26架。但是,由于之后屡遭美军飞机袭击加上换弹风波,日军第二攻击波永远未能从甲板上起飞,仅有“飞龙”号向“约克城”号发起首轮反击时,出动了6架零战和18架九九舰爆,应该是第二攻击波的组成部分。■这幅CG图表现了机动部队起飞零战的场景。美军航母舰载机出击时的编组方式是单艘航母同时起飞全部机型——战斗机(日方称舰战)、俯冲轰炸机(日方称舰爆)和鱼雷轰炸机(日方称舰攻)——组成混合编队。日军航母舰载机的出击编组则与之不同,在多航母作战时以单艘航母或航空战队为单位,按照“舰战+舰爆”和“舰战+舰攻”的方式交替出击。以中途岛海战为例,第一攻击波中一航战(赤城、加贺)采取“舰战+舰爆”的编组方式,二航战(飞龙、苍龙)采取“舰战+舰攻”的编组方式。在这种战术编组下,单艘航母会将可用的舰爆或舰攻全部升空,除非因为技术原因起飞失败(在珍珠港奇袭时发生过此种情况)或者有其他任务(比如舰攻执行侦察任务),对于舰攻或舰爆而言出击架数基本等同于实际搭载数量。■“赤城”号航母的高精度模型,甲板上排列着9架零战和27架九七舰攻,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出击编队。基于上述编组原则,由于目前没有资料表明当天存在起飞失败的情况,所以从第一攻击波的编成情况可以确定,“赤城”、“加贺”搭载的九九舰爆都是18架,符合编制定数中常用机的比例标准,而“飞龙”、“苍龙”搭载的九七舰攻同样都是18架,也符合编制比例。同理,“飞龙”号在发起反击前没有出动舰爆,也未受损失,因此第一波反击出动的18架九九舰爆即该舰当时实际搭载的常用机数量。“赤城”、“加贺”在各自派出1架九七舰攻后,在第二攻击波编组中两舰共准备了43架舰攻,意味着两舰可用舰攻总数为43+2=45架,如果计入每舰3架备用机,则为45+6=51架,这个数字恰好与渊田美津雄在《中途岛海战》中提供的一航战舰攻数量相吻合。结论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最后归纳出中途岛海战时日本海军机动部队4艘主力航母的载机情况:赤城:零式舰战27架(常用18架,备用3架,6架六空),九九舰爆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九七式舰攻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合计69架;加贺:零式舰战30架(常用18架,备用3架,9架六空),九九舰爆23架(常用18架,备用3架,2架“苍龙”),九七式舰攻30架(常用27架,备用3架),合计83架;飞龙:零式舰战24架(常用18架,备用3架,3架六空),九九舰爆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九七式舰攻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合计66架;苍龙:零式舰战24架(常用18架,备用3架,3架六空),九九舰爆19架(常用16架,备用3架),九七式舰攻21架(常用18架,备用3架),二式舰侦2架,合计66架。■某日文书籍上提供的中途岛海战南云机动部队的编制图,其舰载机数量采用了较新的研究结论,计入了临时搭载机,并排除了备用机。按照这个结论,在计入备用机的情况下,日军机动部队的舰载机总数为284架,如果不计入备用机则为248架。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途岛海战之前,由于持续作战的消耗,以及新航母服役、航空部队扩编等因素,日军的飞机供应已趋于紧张,因此中途岛海战时各航母很可能没有携带备用机。无论是否携带备用机,这些需要花费数小时才能组装完毕的备用机在海战当天都不能被视为有效的战斗力,因此南云机动部队实际可用的舰载机数量为248架。虽然关于“苍龙”号转移2架舰爆的情况依然存疑,但根据现有资料,《断剑》中提供的飞机数量是最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wenw.com/article/33543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