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问问>百科知识>中国最有名的典故

中国最有名的典故

2024-09-12 13:47:34 编辑:zane 浏览量:586

中国最有名的典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国最有名的典故

三顾茅庐【拼音】sāngùmáolú【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示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礼贤下士【反义词】拒人千里【灯谜】刘备请孔明【典故】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造句: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要想得到人才就必须学刘备。一位史学家提出新观点刘备并未“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的茅庐,两人在隆中对话的故事,千秋传为美谈。近日,我国著名史学家史式教授考证指出:刘备并未“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之事,最早出处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此外,“正史”的《三国志》中《蜀志》卷五也有类似的记载。与此相反,三国时魏国史学家鱼豢所修撰的《魏略》却记载是诸葛亮去见刘备,而不是刘备去访诸葛亮。他见机行事,用激将法去刺激刘备,争得刘备另眼相看。当时还有一部名为《九州春秋》的史书,也记载了诸葛亮去谒见刘备的事,内容与《魏略》的记载大致相同。两种记载到底谁真谁假?史教授指出,鱼豢是魏国有名的史学家,记事十分认真,他又是诸葛亮同时代的人物,在《前出师表》还没有问世之前,他已动手编撰《魏略》,写下了诸葛亮去见刘备之事。史式教授还有一个根据,《三国志》成书100多年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对“三顾茅庐”提出了质疑。史式教授认为,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有他的苦衷,刘备嘴上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而实际上,刘备对他并没有言听计从。诸葛亮在向扶不起的刘阿斗上《前出师表》的时候,不能不想起刘备不听其劝告一意孤行的往事。如果我提兵在外,无暇内顾,阿斗又不听话,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岂不糟糕!于是就向阿斗编造出一套“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你爸爸对我是如何尊重。可见诸葛亮为了争取北伐胜利,后方又不出乱子,只好对阿斗编造出一些假话。过去有不少人还对诸葛亮有误会,认为他连年兴师,艰苦奋斗,只不过是为了报答刘备个人的“三顾”之恩。史式对“三顾茅庐”的新解,证实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意为了蜀国,更说明了诸葛亮为国为民长期奋斗的一片苦心。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wenw.com/article/377504.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