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宣纸的尺寸一般来说要多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宣纸按规格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
三尺宣纸一般作为练习用纸,五尺宣纸一般卖的很少,不常用,参展、创作一般用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宣纸。
四尺宣纸:138×69(以下单位均为厘米)八平尺(138×69×0.0009)
六尺宣纸:180×97 十六平尺
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八尺宣纸:248×129二十六平尺
八尺屏:234×53
八尺斗方:124×124
一丈二尺宣纸367×144
一丈二斗方:180×142
一丈六尺宣纸503×193
一丈八尺宣纸600×248
扩展资料
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传统手工纸的典型代表,宣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唐代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最早出现了宣纸一词。而宣纸名称的由来,则是由于唐时的安徽泾县隶属于宣城郡,因此将“宣城郡泾县”出产的这种特产手工纸称作“宣纸”。
与其它纸张相比,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色白如霜,搓折无损”,耐老化、不变色、防虫蛀,因此享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誉。由于宣纸具有独特的渗透、润濡性能,使得以其写字,则骨神兼备;以其作画,则神采飞扬。诸多典籍名著和书画作品借此得以写真存世、万古流芳。
正由于此,郭沫若先生1964年为泾县宣纸厂题词云:“宣纸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8月,泾县又被国家原产地保护办批准为“宣纸原产地”;2005年8月,宣纸由安徽省文化厅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并已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纸的制作技艺,大致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主要原料是泾县特产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成品宣纸要求纸质绵韧、手感润柔、纸面平整、有隐约竹帘纹,对着阳光看,则有一片片的云痕;切边应整齐洁净,纸面不许有折子、花口、洞眼、沙粒和附着物等瑕疵。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宣纸生产工艺”一直成为海内外好多“企业间谍”日夜觊觎的高级秘密。然而后来才发现,要窃取这秘密只能是徒劳,因为它最大的两个秘密都是无法窃取的:第一大秘密为造纸厂乌溪上游的两股水源,“奇水出奇纸,天然无法窃”,妙不堪言。第二大秘密为“秘芨不示人,纸药无踪影”,奥不堪言。
宣纸制品的分类多达60余种,就其总的功能可分为生宣和矾宣两种。生宣适于写意国画和书法之用,矾宣则宜于工笔国画及书法之用。
宣纸原抄纸按原料配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纯皮四大类;按厚薄可分为单宣、夹宣、二层宣、三层宣等;按规格可分为四尺宣、五尺宣、六尺宣、八尺宣、丈二宣、丈六宣、丈八宣、二丈宣,以及其他特种规格等;按纸纹可分为单丝路、双丝路、龟纹、罗纹等。用原抄纸通过再加工生产的宣纸加工制品,则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的“中国宣纸博物馆”,已于1993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为进一步搞好宣纸的保护工作,泾县宣纸研究所又专门下设了“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研究和保护室”,并正在筹建泾县“宣纸文化园”。
参考链接:中国网-神奇的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