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问问>百科知识>八七会议确定的党的总方针是?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确定的党的总方针是?历史意义?

2024-11-26 02:19:15 编辑:zane 浏览量:519

八七会议确定的党的总方针是?历史意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八七会议确定的党的总方针是?历史意义?

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1326.html?wtp=tt  八七会议是中共中央的一次紧急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总结了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党的新的策略路线,扭转了党内的混乱状况,整顿了党和革命队伍,对领导人民坚持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① 在以往的党史研究和评价中,对八七会议的地位、意义的认识多侧重于会议中党内的路线分歧。本文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规律的维度,来诠释党的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因为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下,而形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的危害、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达到清算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目的,在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的。由于这是一次临时的紧急会议,在组织程序和形式上突破了常规,因此,在当时和今天都有人对会议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提出质疑。其理由一是经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中仅李维汉、苏兆征、邓中夏、瞿秋白、张太雷、任弼时、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和蔡和森等10人与会,只占全体中央委员的30%,候补中央委员中李震赢、陆沉和毛泽东与会,仅占候补中央委员的21%;二是经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9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仅李维汉、瞿秋白和苏兆征与会,只占33%,3名政治局常委中仅李维汉与会;三是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党的总书记陈独秀未与会。笔者认为,以上质疑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未把握实质。  第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同时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日起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从1921年党的建立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召开的8年,在某种意义上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初始阶段,其显著特色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逐步独立自主地解决关于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问题,而八七会议彰显了这一特色。  第二,八七会议的与会人数不到当时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的30%,确与常规不符,这也是会议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的一个关键和焦点。但是,我们应该尊重一个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建立至八七会议召开,都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之下,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在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属于共产国际,被称之为共产国际中国支部。因此,共产国际的代表罗米纳兹出席八七会议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罗米纳兹(Vissarionlomindze1898-1934,格鲁吉亚人)在1927年7月以共产国际派驻中国代表的身份到达汉口,不久即出席党的八七会议并代表共产国际就中国革命的局势作了报告。因此,从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特殊的关系以及罗米纳兹的特殊身份来讲,八七会议在组织程序上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都是没有疑问的。同时,最关键的是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第一次飞跃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所证明。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wenw.com/article/43109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