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碳信用”(carbon credit) 早在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承诺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的草案——就已经包含了允许对一种怪异而又新奇的商品进行交易的规定,这种商品就是“碳信用”(carbon credit)CDM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变“减少排放的废气”为资产——“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并使之成为政策性排放交易市场里的热门抢手的“大宗交易商品”。拓展资料:碳信用额度,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延缓气候变化,联合国把温室气体按照其对大气的致暖效应进行评级。气体的危害越大,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通过减少排放量获得的补偿就越多。提出背景这是英国环境部长戴维·米利班德推行的一个方案,该方案规定每一位公民都将被给予一张碳“信用卡”。个人碳额度是奖励节能者直接和美好的愿望。碳额度将会因每次买汽油、付能源账单或者定购机票时被从碳信用卡中相应减扣。获得补偿气体的危害越大,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通过减少排放量获得的补偿就越多。在这样的动机下发展中国家的工厂不仅增加了这种制冷气体的生产量,还将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联合国和欧盟试图通过一系列新规定和一项彻底的禁令来杜绝这种有违本意的取财之道。但根深蒂固的利益动机让整改工作相当棘手,甚至很有风险。然而这种举措容易被一些机构所利用,谋取不良利益。可以计算出:减少1吨的二氧化碳排量,他们可以挣得1个碳信用额度;但是只需要消除1吨的某种不知名的废气,他们就能挣得1.1万多个碳信用额度。因为该副产品有很强的全球变暖效应。这19个工厂大多数位于中国和印度,而这两个国家一直在进行强烈的抵抗。化工厂商已经习惯于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利,在某些年份该收入甚至达到了总利润的一半。在印度,联合国系统实施的头五年,因为消除废气,制冷剂厂获得的信用额度约占该国所获总信用额度的一半。厂家积累了力量和钱财来与减少补贴的努力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