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问问>生活百科>“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2024-07-14 05:50:39 编辑:zane 浏览量:529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话的意思是又一个春天到了,江南岸上又呈现出一片绿色。我还是不能回家,明月什么时候能把我的思念带回家呢?表现上看是作者是故乡的思念,其实是作者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他在期望着自己的主张得到采纳的一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原文】:

作者:王安石 [北宋]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译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注释】:

泊船: 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京口: 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 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间: 指一水相隔之间。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钟山: 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 吹绿,拂绿。

还: 回。

【赏析】:

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数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人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数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诗歌开篇写景,既兼具比兴,更通过夸张将空间的近与时间的久构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情感迸发,大有银瓶乍破之势。

【创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具体主要有三种意见: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年间进士。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曾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1070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积极推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罢相后退居江宁。封荆国公,世称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集》。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wenw.com/life/33478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