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愿”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乡,民间。
愿,谨厚。
所谓乡愿,就是老好人。
如果这世界是美好的,善意的,那么乡愿是没有危害的。
但显然美好不是全部。
善意而又美好的世界,用不着你乡愿来说个“好”字,人的精神和价值,恰恰是在逆境中体现出来的。
因此,当人们遭遇困境和不公的时候,乡愿的行为,就能很轻易地体现出其让人讨厌的地方了。
其具体体现是:
你找他评理,他的处理方式通常是:不管谁对谁错,各打五十大板。
你被欺负了,他总是会说:你也有不对的地方。
从小到大,从来不投反对票。支持你死刑的是他,支持你无罪的也是他。
他可恨,你又想不出哪里该骂。
他可爱,你又觉得这个人很恶心。
之所以成为乡愿,其实是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任何的麻烦,不惜靠出卖良心来成全自己的人际关系。
说到底,就是自私。
乡愿是具备一定仲裁权威的,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和舆论能力的,是可以判析是非对错的。有此位而不具此德,不去追求公正,不去坚守原则,而是一味搞折中主义,见风使舵,明哲保身,是所谓“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一种。孔子在这个词汇后面加了句德之贼也,把乡愿列为坏德之人,实际上也是窃据“有德者之位”的人。一般的老好人,不具备这种社会地位和能力。也就是说,乡愿不是管好自己的事儿就完了,他经常是要去影响别人的行为,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仲裁。他隐然以有德者自居,却不过是见风使舵,不仅不能践行美德,还会淆乱美德之名,并使真正具美德者边缘化,使基于美德而应然的美德行为被边缘化。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后果非常严重,影响特别恶劣”。尤其重在后一项。
钱钟书在《围城》里塑造的韩学愈,就很有点现代乡愿的意思:韩学愈虽非哑巴,天生有点口吃。因为要掩饰自己的口吃,他讲话少、慢、着力,仿佛每个字都有他全部人格作担保。不轻易开口的人总使旁人想他满腹深藏着智慧,正像密封牢锁的箱子,一般人总以为里面结结实实都是宝贝。
孔子还说过,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可以和这一句互相发明。“德之贼也”,正是“恶紫之夺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