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云宸个人经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2017年,胡润研究院发布首张“30X30”创业领袖榜单,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领袖入围。在这份榜单上,有“国民老公”王思聪这样万众瞩目的富二代,也有ofo创始人戴威那样的名校精英,“领袖”们多从事IT、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行业。
聂云宸
群星之中,卖奶茶的聂云宸显得普通极了。
聂云宸出生于江西一个普通家庭,初中随父母来到广东江门,读了一所普通大学。父母都是工程师,为人严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聂云宸的人生貌似应该按部就班、规规矩矩。
然而,聂云宸偏偏是个“闲不住”的人。高中时,他就想创业,并在19岁那年开了一家手机店,从此偏离“正常”人生路。
“我觉得创业对于我是天生的一种性格。”对于“商机”的判断,聂云宸也许更多是直觉的冲动,但不得不说,他也确实有一种常人难得的敏锐。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
聂云宸开手机店的那年,正是国内智能手机发展的关键一年。2010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iPhone 4上市,谷歌安卓系统开始崛起,诺基亚勉强焕发着最后的荣光。
聂云宸起初想得很简单,除了卖手机,还可以靠越狱刷机挣钱,一次收两百,这样的无本生意听起来简直钱途光明。
然而,因为选址偏僻,无人问津。
聂云宸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所有刷机服务全部免费!
聂云宸
“顾客不来,这不是他的错,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有让他知道我们。现在他来这里受到免费服务了,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客户。”
这是活脱脱的互联网思维啊!因为免费服务,顾客果然多了起来。有些人不好意思,会买点手机壳等配件以作“补偿”。
聂云宸发现,这样的套路,竟然成就了一门更好的生意:配件无需售后,消费频次高,而且成本低、毛利率高,库存压力小。
聂云宸
就这样,他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挣到了喜茶最原始的启动资金
02
当人们发现喝杯奶茶要排队两小时以上时,喜茶火了。
2017年2月,喜茶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了第一家店,开业后的一个月里,创下了“买一杯排队七小时”的记录。上百人排队,3个排队区,现场黄牛或兜售排队、或加价转卖现货,一杯30元的奶茶能卖到100元。
此后,喜茶每在一个新的城市开店,都会引发如潮的排队盛况。
喜茶登陆北京当天,正值八月暴雨,糟糕的天气也没能阻挡消费者对这杯“网红”奶茶的热情,雨中等待4个小时,甚至到了晚上还排了一个多小时队伍。
喜茶门店派对
时针拨回到2012年,回到喜茶的起点。
21岁的聂云宸带着开手机店攒的20万元,在广东江门一条名为江边里的小巷开了一家奶茶店。店面只有30多平米。开业初期,生意冷清,最惨的一天只有20元营业额。
聂云宸
这一幕和手机店一开始的窘境何其相似。不过,手机店的创业经历教会了聂云宸随机应变——很多事情无法预料,但可以改变。那么,奶茶店该怎么变?
聂云宸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假如世界上没有人开过奶茶店,我第一个开,我会怎么做产品、选料、做流程?”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台湾珍珠奶茶进入大陆,内地茶饮连锁行业开始兴起。最初的奶茶用各式粉末冲调而成,得其味而无其物,被称为“粉末时代”;日后不断演变升级,coco都可、快乐柠檬等传统奶茶品牌开始出现,有了真正的茶叶,有了各种水果,有了更复杂的配方,但使用的奶还是以粉末为主。
“虽然这个粉末是合法的,但我不想用。为什么大家要把粉末吃进肚子里?”聂云宸直言,不用粉末是研发喜茶的出发点。
为此,聂云宸花了半年多时间去调试,“从零开始,没有任何基础,光是了解奶茶的结构就花了很长时间”。
终于,市面上第一款不加粉末的奶茶诞生了——喜茶首创芝士奶霜茶,使用新鲜芝士块和鲜奶打制,原茶茶叶现泡好茶,喝之前先抿一口醇浓的奶霜,全新的形态和口感使这款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聂云宸结束了茶饮行业近30年结构几乎不变的奶茶时代,通过奶盖茶系的创新让这个传统行业焕发新机,重燃大众对茶的消费热情。
聂云宸
新茶饮时代到来了:
口碑起来了,喜茶从江边里走出,开哪火哪,2016年更是一口气开了50家店,年营业额过亿。2017年,喜茶一路向北,在上海迎来高光时刻,成为了全国年轻人都想喝一杯的“网红”奶茶。
喜茶门店派对
03
单店日销量超2000杯,外卖月销量最高达5000单;月营业额最高超过300万,一天能做到10万元流水,坪效超过星巴克;全国总门店数超100家;融资超5亿,估值超过60亿。
这是喜茶在这两年时间内交出的成绩单。
“很多品牌不是死在扩张的速度上,而是死在最后势能不够。”在聂云宸看来,喜茶的势能很足。
“喜茶最核心的是产品。”聂云宸认为,做产品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应该从本质上去提升产品。在他眼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上市前的筛选和上市后的迭代。
为了保持头部品牌的地位,喜茶的创新压力极大。据悉,喜茶有30人左右的研发部门,下设茶饮研发实验室、烘焙实验室、茶叶品评室和品控化验室。聂云宸曾公开表示,喜茶一年大概会研发100多款产品,但最终面世的不到10款。
喜茶的菜单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次比较大的迭代,从早期十多个类别、50多款产品,一路精简,茶饮只有明星产品芝士茗茶、鲜茶水果、波波茶、纯茶这四大系列,数量约为普通奶茶店的一半。
聂云宸
从喜茶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出,除了首创的芝士奶霜系列外,其他都是经受过市场考验、当下最流行的爆款——口感丰富的各类水果茶、新晋网红“波波茶”。
尽管因此被奈雪冠上了“抄袭”之名,但对于“一向以市场结果说话”的喜茶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理智而正确的市场选择。
毕竟,消费者买单的原因不只是“好喝”,更因为:这是“喜茶”。
90后聂云宸深谙同龄人的心理。
年轻消费者追求新奇和潮流,“一杯难求”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使品牌在互联网上被消费者自发地传播、分享。
喜茶也借势而上,不仅大手笔地在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而且与耐克、杜蕾斯、美宝莲、佳能、深航等多个品牌跨界营销。充足的曝光量带来巨大的流量,线上线下互哺,真金白银滚滚而来。
聂云宸
喜茶耐克联名营销
更深入地来看,这群年轻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产品本身,更追求消费对自我的品味和身份的认可,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乐意与消费场景产生互动。喜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和好感。
“从产品到门店都是消费者整体体验中的环节,而每家门店的设计,都是一个灵感诠释的过程。对于茶饮店来说,门店是品牌唯一的体现窗口。”聂云宸说,“每开一家新店,我都极为重视。”
每进驻一座城市,聂云宸都会亲自带队,认真研究该城市的地理人文,选择先在城市最知名的核心商圈开店,树立喜茶的品牌形象,成功赢得当地年轻人的认可,再下沉扩散。
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不同于以往奶茶店几十平米的档口小店模式,喜茶的主打特色门店都在100平米以上,并且被设计成不同风格的主题,如LAB店、黑金店、粉色店、DP(Daydream Project)店等。主题店将消费者带入沉浸式的空间场景,这个空间不再是一个消费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有共鸣的社交空间。
今年8月北京首家DP店落户中关村,名为“茶寮听雨”,数百根镜面如水墨泼画倾泻而下,风势雨意铺面而来。
聂云宸是个处女座。
他会为了调试产品,每天喝下不少于20杯奶茶;会因为“喜茶没有恋爱的味道”这样无厘头的评论而一直辗转难眠;会因为自家外卖送错了货而气得砸电视;会不放心别人而一人身兼数职、亲力亲为,从Logo设计到门店装修风格,他都亲自在电脑上画出…
聂云宸
“我热爱我的品牌,所以我会保护它,就会有攻击性。”
前段时间,奈雪の茶(以下简称“奈雪”)创始人彭心公开点名喜茶抄袭其多款产品,聂云宸也是毫不客气地留言回怼,声称对方在“无病呻吟”。
或许正是这种性格,聂云宸对产品和品牌要求极其严苛,更倾向于集中管理,这使得喜茶只有直营店,坚决不接受加盟。
在喜茶出现之前,传统奶茶行业的一大特点是大规模加盟开店。
加盟意味着产品标准化、便捷快速,但往往导致供应商的话语权极大。有无新品研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企业而非品牌自身。
喜茶则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市场第一手的消费反馈,向供应商提要求,甚至打造自己的供应链系统。
聂云宸曾明确表态,喜茶很少用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而是在供应链上坚守“从消费者出发,反向定制”的原则。
聂云宸
2016年获得超一亿元的A轮融资后,聂云宸宣布喜茶将建立自己的茶园、供应链和培训学校。喜茶团队不仅深入到供应链上游进行茶园直采,还根据市场需求出资定制和培育专属茶叶,改良土壤、改进种植和制茶工艺,从而确保产品品质和独特口感。
如今,喜茶的茶叶供应商遍布印度、中国台湾、河南、广西等地,还在不断增加,茶叶货量也从最初的少量买卖到月均几十吨,一家店一天的茶叶消耗量是一家普通茶馆的20倍。平时卖到几千块钱一斤的茶叶,喜茶通过对供应链的把控,最终以一杯二十元左右价格的饮品呈现给顾客。
2017年,喜茶启动数字化管理,上线ERP系统,进一步规范物流中心采购、库存、配送管理标准作业流程,打通信息流,合理采购补货、减少库存压力,实现供应链效率最大化。
2018年,喜茶完成4亿元的B轮融资,资方为美团点评旗下产业基金龙珠资本。
这次融资用来做两件实事。一是上线外卖服务,还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点单小程序“Heytea go”,可实现提前预点单,缩短消费者等候时间,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二是进军海外市场,11月首站登陆新加坡,其他海外市场门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
11月10日,喜茶顺利“出海”,其新加坡首店正式开业。仅仅一周内,就以日均销售2000-3000杯的亮眼成绩,在狮城掀起了一轮疯狂排队的热潮。
当喜茶还只是江门一家小店时,聂云宸就曾激励店员,“这是一个品牌诞生的地方”。
当时,大家都笑了。
谁也没有想到,五年后,在无资本无未来的创业风向下,喜茶在没有依靠任何外来资金和借贷的情况下,靠自身的盈利能力发展壮大。两轮锦上添花的融资后,聂云宸不仅创造了一杯估值超60亿的奶茶,搅动了一个千亿级别的大市场,而且扬帆出海,拉开了中国茶饮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经济学人》杂志将喜茶喻为“中国的星巴克”。
对此,聂云宸谦虚地表示,喜茶从来没有要成为星巴克;接着,他又不谦虚地反问:为什么一定要做成星巴克?说不定可以比星巴克更好!
相较遍布全球、在中国就有数千家门店的星巴克而言,喜茶似乎太年轻了些。但是聂云宸的愿景并不遥远。
Euromonitor数据表明,根据目前新中式茶饮店的运营情况判断,未来行业龙头门店总量可达1000家左右(约为星巴克的1/2),而平均单店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00万元(约为星巴克的2倍),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20亿元以上,与星巴克销售体量相当。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茶、普洱茶的生产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茶生产和出口国。尽管传统茶饮行业曾长期面临“七万茶企不敌一家立顿”的尴尬局面,但如今,以喜茶为首的新茶饮蓄势待发,潜在市场规模高达千亿元,并有望成为与星巴克一较高下的国际品牌,这让聂云宸备受鼓舞。
聂云宸
“以传统文化和茶的底蕴为基础,不止是中国,希望把茶带向世界。”低调的聂云宸终于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
相比云巅之上的创业神话,聂云宸脚踏实地,坚持“一切以产品和顾客为核心”,将传统生意做出了新意,对习以为常再创新,在传统的中国茶饮行业,一步步带领喜茶走向年轻化和国际化。
“保持成长,干翻一切”,这就是聂云宸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