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确诊黄热病 什么是黄热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黄热病】是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重型患者有发热、黄疸和蛋白尿等。【主要媒介】在城市是埃及伊蚊,在农村为趋血蚊和非洲伊蚊,【传播途径】是经蚊的叮咬。【流行区域】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亚洲尚无本病的报告。【发病原因】1、黄热病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披膜病毒科。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灭活,但在血中能于4℃保存1个月。2、病毒侵入人体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复制繁殖,数日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主要累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横纹肌等。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在脾、骨髓、淋巴结等处仍可检出。病毒的强毒株常主要侵犯肝脏,并引起严重病变。【临床表现】潜伏期3~6天。多数受者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1.感染期(病毒血症期) 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相对缓脉,上腹不适,压痛明显。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本期持续3~4天。2.缓解期 发热部分或完全消退,症状缓解,持续数小时至24h。3.中毒期 (器官损伤期) 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 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各种出血征象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4.恢复期 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和蛋白尿逐渐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或更久。此期仍需密切观察心脏情况,个别病例可因心律不齐或心功能衰竭死亡。存活病例一般无后遗症。【特异性检查】血清免疫学试验 取急性期及发病后2~4周的恢复期血清作IgM抗获ELISA、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IgM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和中抗体在发病后5~7天内出现,CF抗体在病后7~14天内出现。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者可确诊为本病。由于IgM和CF抗体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效价升高时提示近期感染。如血清内有特异性IgG抗体且效价无动态变化,则提示病人过去曾感染过本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早期血清中的病毒抗原,有助早期诊断,此方法特异,敏感性较高,可在数小时内获结果,在一般实验室均可采用。【问题解析】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不过还没有在我国内出现流行,只有散发的境外输入性人员,国家卫计委已经引发关注,不用引起恐慌,注意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