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运兵道”有多长?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那很难估计。我原来估计过,大概是一两万米。真正的、好的部分还没有挖出来。现在还有土木道,现在向北去已经发现有土木道了,现在还有。再发掘,土木道我会想法子保留它的土木结构。 迄今为止,曹操地下运兵道只在亳州老城区的大隅首开发了一小部分供游人参观,不到1000米。因为地下道就是以此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直到郊外。记者进入地下道,解说员解说道: 咱继续往前走,就可以感觉到地道越挖越深了。咱可以看一下上面的砖,上面又薄又小,而且排列的顺序和前面也是不一样的,感觉有点象平面了。砖和砖之间特别紧凑,因为砖和转之间夹的都是糯米汁、鸡蛋清还有泥土在一块搅拌的。 记者看到:运兵道结构复杂,布局奥妙,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立体交叉道四种形式,并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障碍墙、陷井、拌腿板等多种军事设施。接着,记者来到了地下运兵道的指挥室。 下来之后到达的这个地方是曹操的办公室,也就是中心指挥点,这个地方是离地面最高的地方,大概6米再高一点。这个地方为什么说是曹操的办公室呢?因为,这里面出土了很多围棋子,而且高度比较高,宽度也比较宽,而且这个地方是中心点,无论怎么走,东西南北都是相通的。 从地下道出来,熙来攘往的现代街市让记者顿生“往事越千年”的感慨。亳州地下运兵道初建于曹操年代,后代的隋唐宋时期加固利用,仍然用于军事。它是迄今发现的中国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专家们誉为“地下长城”。亳州市文化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现有(已经开放)的地下运兵道比较狭促,接待的规模都受到限制。我们今年也想在地下再重新开挖一些,修复一段,主要是修复从大隅首到北门城楼这一段,有700多米,加上循环道有1000多米。 值得一提的是,亳州的曹氏宗族墓群,也是李灿1976年发现的。曹氏家族墓群位于亳州城南,占地总面积约1 0 平方公里。 记者在亳州采访期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的曹氏宗姓研究联合课题组也在这里。在亳州,课题组对曹氏宗族墓群进行了考察,希望利用亳州曹氏宗族墓群的遗骨资源,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确定其DNA样本,然后与现存曹氏后人的DNA样本进行比对,以此确认曹氏宗姓的迁徙流变。这个课题组的李辉博士介绍说: 我们是希望把全国的曹姓,特别是从亳州曹操故里这个地方起源的曹姓的源流脉络通过DNA手段研究清楚,构建一个非常好的基因家谱,并且能够跟曹氏宗亲的古代遗骸的DNA基因联系上,然后做一个非常好的现代历史人类学的范本--又叫做“亳州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