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醇王府有多牛气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醇王府与其他王爷府邸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地方,指的是规模庞大、房屋众多;不一样的地方,指的是其他王爷府邸一般只有一座,而醇王府有三座。一座位于北京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一座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一座位于中南海西北角。
位于北京西城区太平湖东里的醇王府最早建造。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朝初期。那时候,它还是康熙时期的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宅园。明珠的长子纳兰性德,就是在宅院里长大,成为一名著名的诗词作家。
到了乾隆朝,明珠一家势力式微,他家的宅园受到了权臣和珅的垂涎。和珅经过巧取豪夺,将明珠家的宅园占为己有。当然,和珅也没在宅院里住多久,就被嘉庆皇帝扳倒,全部家产没收充公。这座宅园,被嘉庆皇帝赏赐给成亲王永瑆。
明珠宅园,成了"成亲王府"后,朝廷按照王府的规制,对成亲王府进行了扩建,形成了占地近4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府邸部分由中、东、西三路院落组成,结构与恭王府、庆王府等王爷府邸大同小异。同时,府邸里面也有一座绿树环绕、绿草如茵、清水长流的花园,供王府里的人休憩。
同治年间,醇亲王奕譞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获赏了这座宅园。从此,这座宅园变成了"醇王府"。
我们知道,醇亲王奕譞共生育了7个儿子。其中,次子载湉被慈禧太后看上,成为同治皇帝的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光绪皇帝登基后,按照雍正一朝立下的规矩,皇帝出生或居住过的地方属于"潜龙邸",不允许住人。要么改建成宫殿、庙宇,要么干脆空置着——雍正皇帝出生于雍亲王府,他登基后,雍亲王府就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作为行宫。黄教上院后来改成了雍和宫。所以,醇亲王奕譞就搬出了醇王府,在后海北沿重新修建了一座王府。
这座新的醇王府被称为"北府",原来的醇王府被称为"南府"。
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病逝于北府,享年51岁。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成为北府新的主人。载沣年轻时颇为精明能干。
1900年5月22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街头与清军洋枪队发生冲突时,被乱枪打死。1901年,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李鸿章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第一条第一款就明确要求,清朝政府派遣一名亲王前去德国,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赔礼道歉。这个任务,最终交给了18岁的载沣。
载沣在德国期间,拒绝德皇的跪拜要求,有理有据地进行了抗议,还表示,"宁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获得了交口称赞,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载沣与父亲一样,拥有强大的生育能力,一生共生育了4个儿子7个女儿。其中,长子溥仪又被慈禧太后选中,作为光绪皇帝的继承人,这就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
1909年,光绪皇帝病逝,溥仪即位。由于溥仪出生于北府,那么载沣等人又不能在北府居住了。于是,朝廷将位于中南海西北角的一块土地划拨给载沣,修建新的醇王府。由于载沣被封为摄政王,所以新的醇王府也称为"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与北府的规制差不多,也是包括中路、东路、西路。由于工程太浩大,到1912年清朝灭亡,摄政王府都还没有竣工。
【参考资料:《大清会典》《醇王府》《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