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圣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新的音乐形式——圣咏 作为宗教仪式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自1703年以来一直是探索巴赫的音乐形式。人们可以把作为路德派宗教仪式支柱的圣咏看作巴赫所有作品的脉络。无论他为信徒聚会写的颂歌,还是像《赋格的艺术》这类最抽象的乐曲,都有圣咏的形式出现。它是信仰在音乐上最单纯朴实的体现,并且像宗教信仰一样,是一条贯串始终的导线。 相关新闻 ·第三章 奴仆和叛逆者 评 圣咏很能体现宗教改革后的教堂生活。起初这本是一首“民歌”,曲调源于遥远的上古时期。因此,《来吧,异邦的救世主》这首圣咏,不仅是将安布罗斯颂歌《来吧,异邦的创世者》改编成德语,连颂歌曲调本身也借用过来了,这是很有可能的。路德甚至还不知道新的祭仪该采用什么形式,便把信徒熟悉的日尔曼歌曲引进了礼拜仪式。对于17世纪的日尔曼音乐来说,新的礼拜仪式将成为跳板,而巴赫将以他超群的才气,开辟一条古典主义的新道路。 格列高利圣咏出现在6世纪,因罗马教皇格列高利而得名。据说公元6世纪时,各地教会音乐并不统一。格列高利一世致力于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选择、整理,编成一本《对唱歌集》。 格列高利圣咏由大量附有拉丁文歌词的单音音乐组成。它是一种忠实表达经文的歌曲,其旋律超脱、冷静、毫无人间的欲念。它并非为欣赏,而纯粹是为宗教礼仪所创作,是实用音乐,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这种圣咏以纯人声演唱,没有乐器伴奏,不用变化和装饰音。它也没有节线和拍子记号,完全是自由节拍,歌词只用拉丁文。格列高利圣咏全都是天主教的礼仪歌曲,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后,迅速传向各地,特别是在意大利北部、英国、爱尔兰、法国等地得到了普及发展。直到14世纪,在天主教会中还只有格列高利圣咏。在今天的天主教会中,格列高利圣咏也常被采用。 此时,巴赫不得不满怀遗憾地返回阿恩施塔特。他本来可以再留得更久些,因为博格兹特胡德已届68高龄,提议让巴赫接替他在玛利亚教堂的职务。对于阿恩施塔特的小风琴师来说,吕贝克最富盛名的教堂其诱惑力是很大的。马特森和亨德尔很早就打过它的主意;但他们两人跟巴赫一样,都在强加的先决条件前打了退堂鼓:这条件就是必须先娶博格兹特胡德的女儿为妻,可是他这个女儿当时已30岁了,而且长得不好看。 从阿恩施塔特到米尔豪森,教务会议很冷淡地接待他。当巴赫借助音栓和踏板的效果,充分利用发声的间隙,以博格兹特胡德的方式开始即兴发挥时,事情变得更糟了。全场听众惊讶得目瞪口呆,面对这种无休止而又动听的即兴创作,显得不知所措。别人提醒他要注意规矩,“去掉混杂在他圣咏里的那些奇怪的和音,还有奇异的变调,因为它们搅乱了信徒的心。”他们向他发出了严格的命令:不要随便使用不合习惯的调性,除非这种调性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让人听得出来;不要再在那些对反的调性中徘徊了……这太苛刻了。虽然巴赫照办,但很苦闷。他用讽刺的方式来挑衅:大家不是觉得他演奏得太久吗?那他就演奏得非常短,于是人家又再一次提醒他注意规矩;这一回他们又责备他前奏曲太短,同时还批评他带着他的妻子芭芭拉在自己身边的琴台上。这太过分了,他不得不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