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问问>生活百科>灶马蟋和螽斯的区别?

灶马蟋和螽斯的区别?

2024-12-03 11:11:35 编辑:zane 浏览量:519

灶马蟋和螽斯的区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灶马蟋和螽斯的区别?

螽斯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在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质,较脆弱,前喙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后翅多稍长于前翅,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雄虫前翅具发音器。前足胫节基部具一对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足跗节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或剑状。体长 10–50mm,多为圆柱形,略侧扁。头为下口式。触角一般长于体长。复眼 1 对,通常单眼不明显,少数种类单眼明显。咀嚼式口器,下颚须较长,分 5 节,下唇须 3 节。前胸背板发达,多为马鞍形,有的向后延伸,有的较短,通常前缘稍向前凸,后缘圆角形;有的沟后区隆起。中胸与后胸腹板有的较平,有的骨片隆起。前、中足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足的背、腹面具刺和距。跗节 4 节,除露螽亚科外,第 1–2 跗节均具侧沟,有的具跗垫。 灶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鸡、灶鸭、灶马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学。 - 外形体长15~28毫米,身宽5~5.5毫米,触角长4.5毫米。其体形硕长,大于蟋蟀,通体黄褐色,头额部有浅色直纹,眼稍突出。它前胸略膨拱,前翅短,长约7毫米,仅能覆盖体部的1/3,腹部大部裸露。前翅前方有弧状翅脉。中间有自左至右下的斜长脉,其左侧外缘有直条状脉。右侧有少数横脉。后翅退化。灶马蟋足部健壮,有深色褐斑。尾须长,有20毫米左右。雌体前翅短而不发达,有约11毫米长的产卵管,呈剑状。其身体由于长期在灶马蟋中栖息而变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样厚实。灶马蟋的头部小而圆,肚子的一面呈黄色或橘黄色,身上常带有厨房特有那种油垢味.垣蛩又名垣恭、酱色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是一种较小型的鸣虫。因其常常栖息于断垣残壁之间而得名,又因其浑身通体皆呈酱油色,形体又与蟋蟀酷似,故而又称为“酱油蟋蟀”或“酱色蟋蟀”。此虫体长12~19毫米,宽约4.5毫米,触须长30毫米左右。其头部富有光泽,头顶深褐色。头后有6条直纹,黄色,口器为黄褐色,额部黑色,富有光泽。垣蛩前胸背有黑色长毛,散步黄色条纹。前肢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前肢有黑纹,后肢外侧有黑色斜纹。前肢较发达,覆盖腹部的大半。也有些个体后翅发达,伸出于前肢之外,能飞翔;但多数无后翅,不能飞翔,仅能跳跃。此虫的雌性较雄性肥大,有产卵管,管长8毫米左右。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wenw.com/life/43639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