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的知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http://baike.baidu.com/view/2489.htm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地球已有44~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迪士尼有同名纪录片。地球演化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50亿年以前的太阳系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百万年】。刚刚诞生时候的地球与今天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至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为了证明生命起源与地球,人们在不断通过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设来解释生命诞生。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Stanley L.Miller)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和水(H2O)的密闭装置,以放电,加热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物质,轰动了科学界。这个实验的结果更具说服力地表明,早期地球完全有能力孕育生命体,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 一些有机物质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更大,更复杂的分子,直到形成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以及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形成了一个由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外面有了一层膜,与海水隔开,在海水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总之,地球的演变使得生命诞生于地球。编辑本段环境地球环境 地球属于银河系之中 从国际空间站俯瞰地球的太阳系,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有一颗天然卫星。地球是目前发现第一个具有生命个体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地球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相关数据轨道资料 远日点距离 152,097,701.0 km(1.016 710 333 5 AU)近日点距离 147,098,074.0 km(0.983 289 891 2 AU)轨道半长轴 149,597,887.5 km(1.000 000 112 4 AU)轨道半短轴 149,576,999.826 km(0.999 860 486 9 AU)轨道周长 924,375,700.0 km(6.179 069 900 7 AU)轨道偏心率 0.016 710 219平均公转速度 29.783 km/s(107,218 km/h)最大公转速度 30.287 km/s(109,033 km/h)最小公转速度 29.291 km/s(105,448 km/h)轨道倾角 0(7.25°至太阳赤道)升交点赤经 348.739 36°近日点辐角 114.207 83°卫星 1个(月球)物理特征 椭圆率 0.003 352 9平均半径 6,372.797 km赤道半径 6,378.137 km两极半径 6,356.752 km纵横比 0.996 647 1赤道圆周长 40,075.13 km子午圈圆周长 40,007.86 km平均圆周长 40,041.47 km表面积 510,065,600 km^2陆地面积 148,939,100 km^2(29.2 %)水域面积 361,126,400 km^2(70.8 %)体积 1.083 207 3×10^12 km^3质量 5.9742×10^24 kg平均密度 5,515.3 kg/m^3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 9.780 1 m/s^2(0.997 32 g)宇宙速度 11.186 km/s(39,600 km/h)恒星日 0.997 258 d(23.934 h)赤道旋转速率 465.11 m/s轴倾斜 23.439 281°北极赤经 未定义赤纬 +90°反照率 0.367平均表面温度 287 K(14 ℃)最大表面温度 331 K(57.7 ℃)最小表面温度 184 K(-89.2 ℃)大气 表面压力 101.3 kPa(海平面)氮 78.084%氧 20.946%氩 0.934%二氧化碳 0.0381%结构 直到17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的结构图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它们真是与众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地壳 40 ~ 400 上地幔 400 ~ 650过渡区域 650 ~2700 下地幔 2700 ~ 2890 D'' layer D"层 2890 ~ 5150 外核 5150 ~ 6378 I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地球(19张)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地球运动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 恒星日和太阳日小时,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约为每日1度,平均线 地球公转示意图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编辑本段时代划分 序号 史前时代 百万年 (距今) 单位:亿 主要事件1 冥古宙、隐生代 45.7 地球出现2 原生代 41.5 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细菌3 酒神代 39.5 古细菌出现4 早雨海代 38.5 地球上出现海洋和其他的水5 太古宙、始太古代 38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形成6 古太古代 36 蓝绿藻出现7 中太古代 32 原核生物进一步发展8 新太古代 28 第一次冰河期9 元古宙、成铁纪 25 10 层侵纪 23 11 造山纪 20.5 12 古元古代、固结纪 18 13 盖层纪 16 14 延展纪 14 15 中元古代、狭带纪 12 16 拉伸纪 10 罗迪尼亚古陆形成17 成冰纪 8.50 发生雪球事件18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 6.3 多细胞生物出现19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 5.4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20 奥陶纪 4.883 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21 志留纪 4.437 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22 泥盆纪 4.16 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种子植物出现;石松和木贼出现23 石炭纪 3.592 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爬行动物出现24 中生代、二叠纪 2.99 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25 三叠纪 2.51 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26 侏罗纪 1.996 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27 白垩纪 0.996. 恐龙的繁荣和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28 新生代 0.655 到现在编辑本段地球年龄 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这远远晚于此前认为的30-4500万年。此前科学家通过太阳系年龄计算公式算出了太阳系产生的时间为45.68亿年前,而地球产生的年龄要比太阳系晚30万年到4500万年左右,大约为45亿年前左右。在2007年时,瑞士的科学家对此数据进行了修正,认为地球的产生要在太阳系形成的6200万年之后。 地球和月亮的成因得到了大部分科学家的认可,是由于两颗金星水星大小的行星发生了相撞,进而产生了现在的地球和月球。科学家们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进而对地球和月球的年龄进行测算,不过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并未像今天这样发达,所得出的数据也并非完全准确。 科学家一般是通过同位元素铪182和钨182两种放射元素来计算地球和月球年龄的。铪182的衰变期为900万年,衰变之后的同位素为钨182,而钨182则是地核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几乎所有的铪182元素全部已经衰变成了钨182。目前仅有极少量存在。 正是这微量的铪182才能够帮助科学家测算地球的真实年龄。尼尔斯研究所的教授说道:“所有的铪完全衰变成钨需要50-60亿年的时间,并且都会沉在地核,而新的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的元素量高于太阳系,而经过测算时间大约为1.5亿年左右。”支持我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