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问问>百科知识>县改市有什么意义?

县改市有什么意义?

2024-11-21 07:44:05 编辑:zane 浏览量:586

县改市有什么意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县改市有什么意义?

第一,县改市可以为地方提供一次全国扬名的机会。改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利于扩大宣传,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第二,市比县有更优惠的待遇。诸如,改市后市财政比县财政可以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并且有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费用;在编制上市比县可以多设一些机构,多安排一些职务和人员;各类公职人员在县改市后可增加工资补贴或适当调高级别;县改市后可以实行省级计划单列,绕过地区这一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省有关部门,容易争取到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第三,市政府可以从原来的“农业政府”名正言顺地转向抓工商业。中央规定,地县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怎能不千方百计地去挤县改市这趟特快列车呢?第四,市比县据有社会心理上的优越感。某地一县长和一个县级市市长一同外出参加一个区域性的会议,市长被安排在豪华套房、坐主席台、与东道主一同进餐,而县长则被搁在一边。 尽管县改市后级别不变,但实际上待遇截然不同。又由于此类差别待遇与我们原有的等级化行政体制、等级化社会身份和等级制社会心理有意无意地套在一起,更强化了人们县改市的迫切愿望。 不可否认,县改市对于加强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县改市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一是重数量,轻质量。80年代以来,城市化建设加快,除了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常规因素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外,大量撤县设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此导致城市数量特别是小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市镇总人口提高,城市化率从数字上看增长很快,但这种依靠行政手段的“县改市”并未使城市发展的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城市建设中的通病,多数新设城市的经济实力还较弱,难以承担地区经济中心职能,不少城市名不符实,成为“空壳城市”。 二是重行政、轻经济。县改市本来是一项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行政行为。资料表明,十几年来,我国建制市增长两倍多,建制镇增长六、七倍。而同期内,城镇人口却只增加了近一倍,而城镇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仅仅增加了十个百分点,就是说,我国目前城乡人口比例刚刚接近3:7。 这个比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也低于我们自己的城镇发展速度(这里主要指改市、改镇速度)。 三是重发展,轻协调。在县改市中,只重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职能分工和配套的协调很少注意。(1)城市职能分工不协调, 城市的职能主要决定于城市的产业结构。由于受过去自成体系思想的影响,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合理的职能分工。(2 )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不协调。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布局上仅仅从自身来考虑,相邻的城市之间缺乏彼此的统一和协调,如竞相发展机场、深水港口等,导致所建项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关专家指出,城镇体系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合理组织不同层次的城市经济区,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县改市就行政机构改革的一种形式而言,本无可厚非,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即可。可是有的县改市后,经济状况并无多大改善,官员多了一大批,工资长了一大块,财政支出负担也就相应增加。在国有企业经济状况尚未彻底好转的情况下,有的地方终于尝到了县改市的并不美好的滋味,负担加重,摆脱有困难。个别县由此萌生了“退市还县”的念头。由于一些地方县改市走火入魔,因此,在撤县建市过程中甚至出现浊流,不久前,某省查处了一起在撤县建市中利用职权向11个县市索要收受贿赂达20多万元的大案。据查,该省民政厅三名干部在一年多时间里,利用一些县迫切要求批准撤县建市的心理,以收取“考察费”、“论证费”、“奖金”以及个人“安装电话”、“买bp机”等名义,向各县索要钱财,他们一开口就是上万元。有的甚至将审批过程说得很困难,然后要求对方喊个价由他们来“承包”。而涉及此案的行贿人员,都不是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或政治目的,11个县市的数十名工作人员,从中没沾一分钱好处,都是为了给政府办事。这不能不发人深思。 资料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50941463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问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wenw.com/article/42767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