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民间讲究食新迎丰收的节气是哪个?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古代民间讲究的是要在小暑时节“食新,迎丰收”,意思是:小暑过后,家家户户都吃新米,尝新酒。古代有二十四节气,在小暑的时候,农民会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后,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以此来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和庆祝谷物丰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而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即每年的7月7日是为小暑。小暑从字面上来说的话,是为小热,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因为接下来还会有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大暑,但是伴随着持续的高温天气,天气也会越来越热,还有即将迎来频繁的雷电、降雨天气,每一次降雨之后,温度将会上涨一些,因此,小暑到来,就意味着盛夏已然开幕,酷暑近在眼前,高温就要到来!
小暑也是丰收的象征,如果前面十个节气里,每个节气老天爷都赏脸的话,那么就寓意着会有不错的收成。等到了小暑这个节气的时候,就是丰收的时节了,大丰收了自然也是要庆祝一番的。首先就得祭奠先祖,一是为了感恩,有了好收成,二来也是要为来年祈求,希望年年如今朝。其次,就是要品尝一下丰收的喜悦。因此,就会“食新,迎丰收”了。
古代人民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也有着智慧。他们知道在什么时节做什么事情,既满足于当下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感,同时也能为未来的日子未雨绸缪。可以说,古人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