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苏南模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苏南模式,由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它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模式之一。
1983年,费教授在其《小城镇·再探索》中首先提出了“苏南模式”这一概念,“苏、锡、常、通这几个地方乡镇工业的来历和发展机遇类似”。“到八十年代初江苏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苏南的农民没有把社队企业分掉。在改制过程中,乡和村的人民政府替代先前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管理这份集体经济,通过工业保存下了集体经济实体,又借助上海经济技术的辐射和扩散,以乡镇企业为名而继续发展。苏、锡、常、通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是大体相同的,我称之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即指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地大体相同的经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路子。
“苏南模式”的含义是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丰富和演进的,其所涵盖的区域已大大超出当初的命名地。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指苏、锡、常三市,领21区、10县(市)、314镇;费教授“苏南模式”意义上的“苏南”范围更广一些,包括南通和浙北的嘉兴、湖州等地;现理论界涉及的“苏南模式”,区域已扩展到苏中的扬州、浙江的杭州等地。基本与中国人文概念中的“江南”接近。费教授将南通列为“苏南模式”的重要成员,他曾多次到南通考察,发现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层次都与苏南相近,遂把南通放在“苏南模式”中进行考量,讲话和文章中常将南通与苏州、无锡、常州并称为“苏、锡、常、通”。
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人多地少,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苏南地区毗邻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和市场,水陆交通便利。苏南地区的农民与这些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有密切的联系,接受经济、技术辐射能力较强。同时,苏南地区还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祥地。早在计划经济时期,苏南地区就有搞集体经济的传统和基础,为发展乡镇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济和必要的资金。
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温州模式则通过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两种路径的形成各有其主客观原因。